臨夏融媒記者 馬玉興 張姝
平安,是民生所盼,是發展之基。在我州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正以全新的姿態和高效的行動,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和諧與安寧。
近年來,全州各級綜治中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州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主動創安創穩,以建強縣級綜治中心為抓手,嚴格按照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路線圖”,依法推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聚力社會治安風險防控,深入開展“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加固底板,守牢底線,真正把綜治中心打造成開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協助推動社會治安風險防控的重要工作平臺。
基層治理的“綜合體”
“過去要跑好幾個部門才能辦好的事,現在跑一趟就辦成了。”前來臨夏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辦事的李師傅感觸頗深。這樣的改變,源于“群眾點單、中心派單、部門接單”的創新機制。這一機制讓群眾訴求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解決,真正實現了“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近年來,我州整合各類社會治理資源,按照“1廳+N室”陣地建設,加快推進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七中心合一”,推動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形成“綜治中心負責程序性推進、辦理部門負責實質性解決”的工作格局,傾力打造了集群眾接待、多元調解、法律服務、心理疏導、公證仲裁、司法確認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部”。
全量感知的“前哨崗”
網格不大,但需要步步丈量,網格雖小,卻事關家家戶戶。
4月10日,臨夏市西門社區網格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一處氫氣球私制點,遂第一時間上報并聯系相關部門及時處置。以“小網格”守護了社區“大安全”。
州綜治中心統籌推進“建網”“用網”“管網”“強網”“評網”五條線融合,廣大網格員全面做好基礎信息完善更新、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風險隱患排查處治、重點人群服務管控、民生代辦幫辦服務等工作,筑牢了基層社會治理“第一道防線”。
全州2548個網格、2548名專職網格員深入基層,履行“信息采集員、矛盾調解員、隱患排查員、政策宣傳員、民生服務員、治安協管員”六大職責,確保問題早發現、早處治。
數據賦能的“信息站”
在信息時代,數據是決策的基石。我州綜治中心用“大數據”為平安建設插上智慧的翅膀。自2023年以來,各類信息化平臺錄入信息305萬余條,其中平安甘肅信息化支撐管理平臺19萬余條、“隴情e通”263萬余條、“七彩先鋒”平臺27萬余條。這些數據如同繁星點點,匯聚成一片璀璨的星河,為綜治中心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持。
為了充分發揮這些數據的作用,州綜治中心著力推動社會治理向“大數據決策”轉型,強化提升大數據深度應用能力。通過加強矛盾糾紛數據結構化分析、智能化研判,定期分析預測社會穩定形勢,對可能發生的社會問題、矛盾糾紛、風險隱患,及時做出預警、發出信號、提前干預。這種以大數據集成開發的方式,有效服務了社會治理實踐,為綜治中心提供了更加科學、精準的決策依據。
為民服務的“橋頭堡”
在基層治理中,州綜治中心著力抓前端、治源頭,推動關口前移、防線前置,把及時回應群眾訴求作為基層治理的著力點,積極打造了“有訴求必回應馬上辦”機制。
為實現這一目標,州綜治中心做實“線上”平臺載體,通過服務熱線、小程序等及時受理轉辦群眾各類訴求。同時,也做好“線下”面對面服務,各級綜治中心全覆蓋設置綜合受理窗口,對群眾反映的訴求即接即辦。
此外,還不斷拓展“群眾說事室”“村民議事會”等民事直說載體,動態掌握民情民意,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應。2023年以來,線上、線下受理群眾訴求表達事項20.6萬余件,辦結率達96.8%。通過這一機制,群眾訴求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解決,群眾對綜治中心的信任和支持進一步增強。
糾紛調處的“集散地”
在矛盾糾紛調處方面,州綜治中心發揮了“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核心運行機制作用,打造了“有矛盾找鵬虎”“有糾紛找師娟”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調解品牌,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訪前,綜治中心矛盾糾紛“集散地”效應進一步彰顯。
自2023年以來,全州受理各類矛盾糾紛5.2萬余件、化解成功率97.9%。深入推進“三調對接”工作,法院分流至綜治中心案件2.5萬余件、調解成功率48.5%;公安部門推送矛盾糾紛類警情1.2萬余件、調解成功率87.5%;信訪部門推送矛盾糾紛類信訪事項323件、調解成功率96.8%。
基層治理的“航向標”
基層治理不能僅靠熱情,還需要科學的督導機制。在基層治理中,州綜治中心聚焦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協助推動社會治安防控工作職能,堅持“三條線”全面協同發力,多頻次開展督導調研。通過從嚴從實指出工作中的短板弱項,及時通報進展情況、存在問題,有力有效推動了階段性任務落實見效。
著力督導問題整改質效,強化“回頭看”,加強指導幫助和跟蹤問效,確保每一個問題都能得到徹底解決,不走過場、不留死角。這種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不僅提升了基層治理的實效性,更倒逼各級各部門不斷提升工作質效,形成了比學趕超、爭先進位的良好氛圍。
這里是守望平安的燈塔,更是傳遞溫暖的港灣。當社會治理從“管理”走向“服務”,從“剛性”轉向“柔性”,我州正在用暖心的筆觸,在黃土高原上書寫著新時代的“楓橋故事”。每一組數據背后,都是一個個重展笑顏的家庭;每項創新舉措深處,都跳動著一顆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