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融媒記者 馬瓊潔
從中醫藥振興發展重點項目投入運行,到醫共體讓群眾“家門口看名醫”;從師承教育培育中醫人才,到中醫館扎根鄉村守護健康;從省級科研課題立項的創新突破,到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的亮眼答卷——2024年,臨夏州中醫藥事業以政策為筆,在傳承創新的畫卷上勾勒奮進軌跡;以人才為墨,在基層網絡的版圖中渲染惠民底色;以產業為紙,在服務升級的征程上書寫發展新篇。
夯基固本:筑牢中醫藥發展根基
2024年11月25日,投資2.178億元的州中醫醫院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康復樓)建設項目投入試運行。嶄新的大樓內,先進的康復設備、舒適的就醫環境,為患者帶來康復新希望。
政策護航是推動中醫藥事業前行的關鍵力量。我州扎實推進《臨夏州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將中醫藥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從政策、資金、項目等多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在“八五”普法期間,《中醫藥法》《甘肅省中醫藥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在州內火熱開展。從城市的街頭巷尾到偏遠鄉村的集市,工作人員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手冊、舉辦講座等,向群眾普及中醫藥法規知識,群眾對自身中醫藥權益有了更深了解。
人才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核心動力。組織實施中醫藥五級師承教育工作,完成第四批中醫藥五級師承教育工作,26名指導老師和48名繼承人帶教任務和年度考核,30名指導老師和54名繼承人正在開展第五批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工作。選派62名業務骨干“走出去”,參加省級中醫康復、護理等各類能力提升培訓班。“西學中”培訓熱潮涌動,甘肅省中醫藥大學在永靖縣中醫院舉辦“西學中”訂單式培訓班,讓學員在實踐中嘗試中西醫結合診療,打破學科壁壘,拓寬醫療視野。
傳承與創新雙輪驅動。2個省級中醫藥科研課題項目立項建設,1個全國老藥工傳承工作室項目正在實施。成立全國名中醫張志明、甘肅省名中醫羅向霞、甘肅省康復名師寄婧臨夏州中醫醫院傳承工作站(室),建設3個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為中青年中醫提供學習成長平臺,讓名中醫經驗得以傳承發揚。
織密基層網:打通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
“以前腰腿疼要跑到縣城看病,現在中醫專家到家門口了,中醫調理效果很好,方便又省心!”在永靖縣王臺鎮中心衛生院就診的老人馬黑麥感慨道。通過組建醫共體、內涵建設等,優質中醫醫療資源如涓涓細流,潤澤著基層每一寸土地,讓鄉鎮衛生院的中醫館成為村民的健康驛站。
縣域醫共體建設成績斐然。4家縣級中醫醫院組建縣域醫共體,縣級中醫醫院借助醫共體優勢,采用資源下沉等方式,基層衛生院中醫診療水平不斷提升,實現了“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分級診療目標。
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關乎民生福祉。臨夏縣、積石山縣中醫醫院開展“兩專科一中心”建設。臨夏市南龍鎮、廣河縣三甲集鎮、和政縣梁家寺鄉、臨夏縣麻尼寺溝鄉衛生院實施中醫館服務內涵建設,全州共打造21個“旗艦中醫館”和98個“中醫閣”。協調配合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組建的國家中醫醫療隊,在東鄉縣、廣河縣、積石山縣、臨夏縣和州中醫醫院開展巡回醫療活動,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國內一流中醫專家診療服務。
等級評(復)審工作有序推進。永靖縣、康樂縣中醫院和廣河縣中西醫結合醫院以此為契機,優化管理、提升技術,完成等級評(復)審。省中醫藥管理局對臨夏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工作進行省級評審驗收,已上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這些成績見證著全州基層中醫藥事業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服務提質:構建全生命周期健康屏障
“通過培訓,提高了我們村醫實施拔罐、艾灸、理療、推拿、針灸等中醫診療技能水平,可以為村民提供更便捷、質優價廉、安全有效的醫療服務。”參加完臨夏縣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應用培訓班的先鋒鄉徐馬村村醫祁金霞告訴記者。
提升專科專病診療水平是我州中醫藥服務的一大亮點。州中醫醫院康復科被列為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培育單位;全州8個州級中醫優勢專科通過評審,全州已累計建成省級中醫重點專科6個,正在建設省級中醫特色優勢專科9個,建成州級中醫特色優勢專科22個、州級重點專科10個和縣級中醫重點專科17個。
走進8家中醫醫院的獨立老年病科,溫馨舒適的環境、專業細致的醫護團隊讓人安心,這些科室按標準開放相應數量的病床,為日益增長的老年群體提供集醫療、康復、養生于一體的中醫藥服務;設置兒科的三級、二級中醫類醫院比例分別達到100%、70%,讓孩子們在這里得到溫和有效的中醫診療。
質量控制是醫療服務的生命線。我州制定印發《臨夏州中醫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管理辦法(試行)》,成立7個中醫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規范中藥質量、中醫診療規范、病歷書寫等各環節,讓全州中醫醫療質量穩步提升,確保患者得到精準、安全、有效的中醫治療。
健康甘肅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貼近群眾生活。全州舉辦小兒推拿等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班,培養大批專業人才,將中醫適宜技術推向更廣泛人群;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側彎中醫藥干預活動走進校園,向青少年普及中醫護眼、調理體質知識,引導青少年養成健康生活習慣;老年健康促進行動深入社區、鄉村,為老人提供義診、養生講座,用中醫藥全方位守護老年人健康。
中醫適宜技術培訓推廣在我州蔚然成風。州、縣兩級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充分發揮作用,對鄉村兩級醫務人員開展培訓,51期縣級培訓覆蓋3443人次,166期鄉鎮培訓惠及11508人次,將中醫適宜技術推廣至基層每個角落。
產業賦能:激活中醫藥經濟新動能
入春以來的田間地頭,中藥材種植地里一派繁忙景象,藥農們精心栽培黃芪、當歸等藥材,一到豐收時節,各類優質藥材紛紛銷往各地。
中醫藥產業在我州經濟版圖中成績亮眼。24.81萬畝中藥材扎根大地,其中標準化種植面積10.32萬畝,黃芪、黨參、當歸等中藥材成為農民增收致富新希望。
中醫藥生產加工企業開足馬力。中醫藥生產加工企業工業產值0.75億元,中藥材交易量25.2萬噸,全州中藥材交易額2.24億元,中藥材靜態倉儲能力4.5萬噸,全州中醫藥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8.71億元。
制定《臨夏州中醫藥產業發展2024年工作推進方案》《2024年臨夏州中醫藥(生物醫藥)產業鏈招商引資工作方案》,完成16次中醫藥產業招商活動,7個中醫藥產業鏈項目簽約,簽約金額13.66億元。在第五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上,州內中醫藥企業、合作社帶著特色產品亮相,拓展合作空間,讓臨夏中醫藥走向更廣闊舞臺。
如今,臨夏州中醫藥事業在政策扶持、基層網建設、服務優化、產業賦能等全面出擊,碩果累累。我州將繼續秉持初心,砥礪前行,讓中醫藥之光福澤群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