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融媒記者 喬棟明
放心的消費環境、公平的市場競爭、安全的食品藥品生產、權威的檢驗檢測能力……這些都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責所在。過去一年,全州市場監管系統圍繞打造“五個地”的功能定位,聚焦“五個市場環境”、推進“五大體系建設”,堅持把“監管為民”理念貫穿工作始終,匯聚起加強監管執法、守好民生底線、規范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
優環境 增動能
“營商環境好不好,市場主體說了算”。喇永霞是一家民營企業的財務人員,上午她在網上申請營業執照申領材料后,下午來到臨夏市人民政府政務中心企業開辦“一窗通辦”專區,不到十分鐘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同時還收到了一份“企業開辦大禮包”。
營商環境就是競爭力。臨夏市市場監管局充分利用“一網通辦”平臺優勢,實現企業開辦全程不見面審批,為企業開辦申請人提供“快受理、秒審批、零跑動、閃電照”的網上全流程操作,促使“申領《營業執照》、申領發票、銀行開戶、企業印章刻制”等事項加載到“一網通辦”平臺,申報人在“一張網一個入口”進行流水線作業,同步完成各部門的辦理事項,真正為企業實現了一站式、零成本、全流程的開辦服務。
臨夏縣某公司借助州市場監管局《信用修復指南》及相關模板,半小時內就完成了該公司經營異常名錄移出網上申請工作,順利通過信用修復,標志著全州經營主體信用修復工作由市場監管部門“幫忙辦”到經營主體“自主辦”的轉變,信用修復工作步入“快車道”。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市場主體發展實現新提升,全州市場監管系統認真落實企業信息變更、開辦餐飲店等5項“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任務,加載上線“一件事”主題式服務103項,辦事時限壓縮76%,材料壓減77%,企業成本降低30%,辦件1834件。拓寬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領域,與工程建設、醫保、社保等34個部門實現關聯共享,新設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率100%。落實線上“一網通辦”和線下“一窗通辦”,企業開辦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推出企業開辦套餐大禮包,為企業減免費用108萬元。
圍繞“5540”百億工業企業、“十百千萬”商貿企業培育工程、“千億招商”行動,扎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行動,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政務服務能力,進駐政務大廳事項133項。持續推進“六加六減”措施,提升經營主體和群眾辦事便利度,全年累計新設各類經營主體1.89萬戶,經營主體總數達到15.28萬戶,同比增長2.08%,市場準入更加便捷高效。
強質量 助發展
2024年9月,惠發(臨夏州)食品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將一面印有“熱忱服務為企業 專業指導促發展”的錦旗送到臨夏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臨夏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高效服務、助企發展表達誠摯的感謝。
惠發(臨夏州)食品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自開辦以來,臨夏縣市場監管局組織工作人員多次深入企業,圍繞企業的食品安全生產、環境衛生、原輔材料質量安全、生產過程質量等進行現場指導,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積極提供高效、優質、熱情的服務,助力企業發展。目前,該公司已成功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
全州市場監管系統穩步推進質量強州建設,深入實施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加強企業認證、標準、計量、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指導培訓。圍繞“牛羊菜果薯藥菌”和文旅、農業等特色產業以及服務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夯實標準化基礎,全州各類標準化示范試點項目達到29個;703戶企業公開聲明1088項執行標準,涵蓋2295種產品。
據統計,截至目前,臨夏州燎原乳業有限公司入選甘肅省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培育名錄,皮革紡織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項目入選甘肅省重點項目,臨夏市入選全國質量強縣培育建設名錄。主導起草的141項標準獲批發布為甘肅省地方標準;八坊十三巷、州圖書館國家級試點項目完成標準體系建設階段任務。
“河灘大紅袍花椒”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挖掘的25件地理標志申報工作穩步推進;“古河州”商標納入甘肅省重點商標保護名錄,有力助推了全州經濟社會發展。
提效能 筑防線
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2.1萬戶次,查處案件491起;
抽檢食品、餐飲具、食用農產品等8506批次,合格率98%;
開展食品快檢5.74萬批次;核查處置不合格食品195批次;
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專項整治,查辦案件225起;
完成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抽樣195批次、67批次、62批次,藥品、化妝品抽樣合格率100%;
開展“手機變砝碼、計量惠民生”等現場服務活動,打造市場“放心秤”,讓群眾的“菜籃子”拎得更放心、更滿意。……
走進臨夏市折橋鎮農家樂,小到鍋碗瓢盆,大到后廚餐廳,擺放陳列整潔規范。近年來,臨夏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立足自身監管職能,監管與服務并重,逐步探索出適合新興農家樂的監管模式,整體提升農家樂餐飲服務質量,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涉及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民生大事。全州市場監管系統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和大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日常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專業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宣傳教育與嚴格執法相結合,營造安全社會共治共享良好氛圍,加強“互聯網+食品安全”智慧監管,讓群眾真正能夠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同時,檢查學校、醫院、住宅、商場、旅游景區等公眾聚集場所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抽檢化肥、煙花爆竹、建材等產品104批次,開展燃氣專項整治,推進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開展兒童和學生用品質量安全守護行動,推進“提質強企”質量技術幫扶活動,全力保障重點產品質量安全。
一項項既有力度又有溫度的舉措中,我們深切感受到: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經營主體最大的靠山。全州市場監管系統以市場公平競爭的維護者、安全底線的守護者、高效監管的實踐者、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為己任,讓消費者從“滿意消費”到“幸福消費”中收獲更多獲得感,讓全州經濟迸發新動能新活力。